欢迎您访问上海莱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网站!
新生代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生代

张鹏飞:高中一毕业就接手家族企业,这位85后董事长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0-11-09

  张鹏飞,男, 1985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2003年起担任泰昌集团董事长、总裁。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于北京中加学校就学;2005年2月至2008年1月于浙江大学管理专业学习;2008年1月至2009年6年于 香港财经学院MBA专业学习。2013年加入民革。历年来担任的社会职务有温州市第十届政协委员、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执委常委、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副会长、温州市新生代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温州品牌协会副会长、龙湾区工商联副会长、龙湾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湾区商会驻杭州分会会长。

  2003年3月,他的父亲张贤瑞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去世。高中毕业、正打算出国留学的张鹏飞从北京回到温州,继承这家资产总值4亿元、拥有800名员工的家族企业,当时年仅18岁。这样的经历跟中国最年轻的富豪李兆会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年轻的第二代,都是突然接班,甚至接班的时间都在2003年初。但张鹏飞比李兆会还要小4岁,接班时还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


中断学业突然接班

  张鹏飞设想的人生应该是这样:北京中加学校高中毕业后,到加拿大温哥华留学,攻读管理方面的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大企业工作,获得一定的经验后,像父亲那样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企业。至于选择进入什么行业,张鹏飞还没有具体想过,从父亲发生车祸的那一刻,张鹏飞的人生便发生了重大改变。在他还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企业接班人的任务已摆在面前。张鹏飞表示,这是长辈们商议后作出的决定,他并不清楚讨论过程,只是在得知家里的决定后,很快就接受了,“因为别无选择”。张鹏飞的父亲张贤瑞有兄弟四个,但各有各的事业。泰昌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张贤瑞一手创办的。张鹏飞的叔叔、伯伯中,也有自己经营企业的。张鹏飞有一个比他小6岁的弟弟,张鹏飞是企业接班人的唯一人选。

  在父亲张贤瑞的设想中,张鹏飞总有一天是要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出国读管理专业正是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而现在,一切都提前到来了。张鹏飞还没有来得及熟悉企业,或听听父亲的指导,他之前对自己企业的直接印象来自初中毕业暑假的一次打工。当时他很喜欢打游戏、看电视,父亲为了不让他在玩乐中消耗掉整个暑假,以给他发工资为诱惑条件,让他去泰昌集团“上班”。那个暑假,张鹏飞在父亲的企业当打字员。再一次到这家企业“上班”时,他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机会,现在他的身份是董事长。


  从高中毕业生到企业接班人,张鹏飞在知识、能力、社会阅历上都还有所欠缺。家里给张鹏飞请了两个老师,一个是经济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帮他学习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一个是退休干部,教他为人处世和政府公关事务。

  不能像同龄人那样接受正规、系统的大学教育,在张鹏飞看来,是一个缺憾。经历这一场变故,他感觉自己在家里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哥哥,现在还是弟弟的“家长”。

权力逐步交接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各有应该做的事情,张鹏飞说,提前继承企业,这是人生的“跳级”,自己也许是从小学三年级跳到了初中。

  2003年3月开始,张鹏飞经历了从慢慢熟悉到掌管企业的过程。权力的交接是逐步实现的。

  最初,泰昌集团成立了一个战略领导小组,成员由亲属和职业经理人组成,起到战略决策的作用。张鹏飞说他当时也是领导小组的成员,但更多是观察和学习。2004年9月,随着企业接班人的逐渐成熟,职业经理人退出了战略领导小组,泰昌集团同时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张鹏飞兼任总经理,并设3名副总分别负责行政、财务、销售。

  张鹏飞坦承,接管企业后的压力很大,对怎么做一个企业管理者,自己还在学习当中。“肯定有不少失误之处,但没有发生会影响企业发展的错误。”他笑着说,语气中有一点欣慰。2003年,泰昌集团的销售额是3亿多元,2004年这个数字超过4亿元,2005年的销售额在5亿元左右,这样的增幅让张鹏飞不无骄傲。

  在新的接班人手中,泰昌集团2003年9月进行了重组。它的前身是泰昌电力有限公司。重组后泰昌集团作为集团母公司,下辖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温州泰昌水泥、温州泰昌电力建筑安装、温州泰昌科技、温州泰昌电力建筑安装检测、浙江泰昌实业六家子公司,均由泰昌集团绝对控股。张鹏飞说,父亲在世时就有这样的想法。

铁塔上的雄鹰

  谁也不敢相信曾经的这个青年如今执掌着年产值超十六亿的集团;谁也不敢相信一个小青年竟然引领九个子公司健康发展;谁也不敢相信一个小青年竟然把铁塔事业推向国际市场。然而,作为一名“80后”的企业家,张鹏飞用自已的能力和爱心证明了一切的一切,无愧为“铁塔上的雄鹰”。

  铁塔产能高位运转,推动企业经营效益及运作效率。2012年铁塔公司顺利完成了“电力天路”之称的±400kV青藏-格尔木联网工程任务。顺利完成了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1643吨。交付了有“电力丝绸之路”之称的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kV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9400吨。承接了“皖电东送”工程——世界首条1000kV特高压钢管塔加工。另外,铁塔公司还完成了老挝——泰国115kV、500kV输电线路铁塔项目,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积累了经验。公司还进驻到非洲乍得、安哥拉等国家的输变电电网设计业务领域。

  创新管理流程,深化技改创新。泰昌钢管组合塔I级焊缝的达标率接近100%,月产能从最初的150吨增加到现在的600吨,完成了29基塔的加工和发运任务,并具备提升空间。2012年铁塔公司在先进设备上共投入了811.11万元,重金购入3200吨型折弯机等大型加工设备,同时对煤气发生炉进行技改研究。他自豪地对记者说:“2012年铁塔公司获得5项专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其中‘铁塔三维立体放样’被立项为温州市2011年科技发展项目;2011年铁塔公司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

  “接地气才有人气。”据他说,“铁塔公司推出行政人员轮流下车间活动,促进了一线员工重视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活动中员工互相交流学习,提高了素养,增强了团队力量。”如今,铁塔公司对工艺、技术各工序的重点环节,整理成资料,方便新人掌握,利于技术传承。现场管理还充分掌握和运用数据分析管理手段,及时找出生产中存在的问理,使管理更加科学、精细、高效。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2012年盛夏,在他的关心下,公司推出服务一线员工活动。一线员工在热天里每天尝到西瓜、喝到凉茶,并享受高温补贴,鼓舞了员工们的士气。同时,还关爱困难职工家属。比如老员工淡士涛家里财物被一场火灾吞噬,集团及时伸出援手,送去现金和毛毯等物资,并为这对夫妻在公司安排宿舍,演绎了“火灾无情,人间有爱”的泰昌真情。除了关爱广大员工外,他还积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2012年泰昌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捐赠资金额达100多万元。此外,在历次的急、难、险、重的救灾任务前面他都能挺身而出,尤其是2008年的“冰灾”中泰昌不仅捐出物资,还组织工程队赶赴救灾一线;“5•12汶川大地震”泰昌慷慨解囊捐出44万元,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再到后来的到云南大旱、玉树地震等大灾大难面前,泰昌都出资出力,勇担企业社会责任。历年来泰昌累计捐款超500多万元。

  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如今的泰昌集团已涉足电力产品制造与设计服务、建筑设计安装、智能电表制造等行业,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各地,电力设计服务接轨国际成功延伸到非洲多个国家,泰昌集团已跻身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前三十强企业,并荣登浙商企业全国500强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