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上海莱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网站!
历史儒商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儒商

亢嗣鼎

发布时间:2020-11-07

被遗忘了的临汾人——晋商首富亢嗣鼎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与诸位亢氏宗亲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叙亢氏文化。但按理来说呢,我既不姓亢,也不是亢家的媳妇,和亢家也没有沾亲带故,但为什么亢氏文化研究会组委会会邀请我一个外人来参加咱们的亢氏宗亲文化研究会呢?这就提到亢家最杰出的代表亢嗣鼎,因为几年前我做过一组有关平阳晋商的节目,亢家这位平阳晋商最杰出代表,人称“亢百万”的亢嗣鼎就成了我这个节目最突出要表现的人物。

  说到亢嗣鼎 ,我们大概都知道他是清朝时期的山西平阳人氏(今临汾)。 他 的财富让他成为晋商中无可争议的首富,而且不仅是晋商中的首富,而是全国的首富,因为晋商是全国十大商帮之首,他是晋商之首,自然也是全国之首,而且晋商能成为十大商帮之首,也是因为亢家才会成为商邦之首。但也许由于他的为人处世不够低调,就让他身前身后充满非议。他有过开仓赈灾的善举,却留下吝啬骄横的名声,他是孝子也是慈父,但在竞争对手面前却是为富不仁的冷血杀手。

  亢嗣鼎被人非议正应了一句老话儿:枪打出头鸟。没办法,与我们熟悉的晋中乔家渠家等晋商大户相比,亢嗣鼎的财富几乎是这几家的总和。这样超群出众的富裕,原本就让人眼红,再加上他毫无遮拦的风格,亢嗣鼎被非议被仇富也在情理之中。就说赈灾这件事儿吧。康熙年间的山西,突然有一年就遭遇到大旱,庄家颗粒无收,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灾民。饥饿的灾民,甚至吃光了树皮和草根。作为山西首富,亢嗣鼎响应官府号召,打开粮仓搭起粥棚,救济灾民。

  按理说,如此大手笔的慈善举动,亢嗣鼎几乎就是灾民心中的活菩萨了。但因为他在赈灾现场的大嘴,让他的慈善最终变味成了恃富而骄。面对每天乌泱泱前来吃粥的灾民,亢鼎嗣突然大发感慨: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他这大嗓门一吆喝,灾民们心里就不舒服了:你小子说的是人话嘛,三年不下雨,你亢家倒是不愁,我们大家伙儿不全都饿死了。瞧,亢嗣鼎就这样费力不讨好。其实,亢嗣鼎的话要看怎么去理解。如果我们心平气和来理解,亢嗣鼎的话大概是这样一层意思:大家伙儿不要怕,尽管放开肚皮吃喝,上面的老天爷不下雨,不还有我亢百万在下面顶着嘛。就算是它三年不下雨,我也不会让大家饿着,为啥呢,因为我家里有的是粮食。如果这样来理解,亢嗣鼎就有几分侠义了。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相信他的善举发自内心。而不是某些后人认为的假慈悲。毕竟,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亢嗣鼎是一个有强烈是非观念的人。这从他对待“八大皇商”的态度上便能知晓。清朝入关之前,晋商范永斗等八大家积极为清兵提供物资和情报,被外人视作晋商卖主求荣的一块瑕疵。因为这个原因,八大皇商无论怎么风光,但在亢嗣鼎来看他们就是山西人的耻辱,老死不相往来。

  亢嗣鼎之所以能够成为晋商首富,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一个是平阳临汾离运城的盐池不远,另外一个就是平阳自古就是产粮的盆地。至于典当铺,是后来的事情。总之,因为亢家太有钱,再加上亢嗣鼎的性格又不加遮掩。于是,有人就给他杜撰出财富来路不正的故事来。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李自成遗金。说的是闯王李自成造反失败之后,将大量金银财宝埋到了平阳一座山里。结果让亢嗣鼎发现了,于是一夜暴富。仇富是中国人的传统,亢嗣鼎树大招风,被编排一下也很正常。但因为这个传说过于广泛,人们反而忽略了亢嗣鼎在生意场上的拼打的艰辛。当后人研究乔致庸等晋商经营之道时,作为晋商首富的亢嗣鼎只作为一个符号存在。要知道,无论是盐业还是粮食业,都不是一般商人玩得起的生意。亢嗣鼎能够涉足并由此致富,而且是首富,一定有与众不同之处。但是,很可惜,被种种传说妖魔化的亢嗣鼎,留给后人的更多的是一个暴发户的形象。

  性格决定命运,亢嗣鼎就是如此。与人们印象中传统的晋商不同,他为人高调,处世张扬。当其他晋商遮掩自己财富的时候,他却用一片又一片的宅院和花园,向世人炫耀自己的财富。这样阔绰的作风,无论在原籍平阳,还是后来的扬州,他都没有任何收敛。从这一点来看,他对自己的财富来源充满了自信。李自成遗金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

  但围绕亢嗣鼎的传言还在继续,亢家在平阳的当铺旁边来了一个新当铺,亢嗣鼎派人每天拿一个金佛过去找对方抵押,不多,每个金佛一千两白银。到了99个的时候,对方的资金就跟不上趟了,听说还有410个金佛,对方当时就傻眼了。知道不是亢嗣鼎的对手,最好卷铺盖走了。这个故事之所以让很多人信以为真,关键是很吻合亢嗣鼎的性格特点——欺负人都这么直来直去。说白了,这个故事无非是想给世人一个信号:亢嗣鼎没什么经营的本事,就是靠钱多砸死人。

  暴发户再加上蛮横霸道,亢嗣鼎作为晋商的形象基本上被“黑”的一干二净了。但是,平阳亢家能够成为晋商首富,并且在移民到扬州时依旧能够持久风光,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亢嗣鼎一定有其过人的经营之道。只是,围绕他真真假假的争论,像吹不散的迷雾,让这个显赫一时的晋商首富在历史中失去了他的本来面目.


晋商人物谱家族篇(三)亢氏家族发迹者――亢嗣鼎

经营理念:竞争不择手段 盐粮雄霸天下

  亢氏家族中第一个发迹者是亢嗣鼎。乾隆《临汾县志》载:“亢嗣鼎,事母孝,养抚侄如子。笃志力学,至老不倦。居乡尤多义举。”不过,据李华先生考证,亢嗣鼎“是一个恃富骄横,悭各贪婪,为富不仁的大商人、大地主。尽管在灾荒之年,他不得不捐献出一点钱粮,来赈灾施舍,装潢门面。他大约生于明末,一直到康熙末年仍然健在”。亢氏清初发迹时有“约计千万”的资产,到清末光绪时“号称数千万”,经过二百多年,亢氏资产增加了好几倍,这是亢氏善于经商的结果。

  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中国经济全书》称:“康氏(即亢氏)自清迄今,凡二百余年,其家运之隆盛,可谓极矣。”据载,亢氏是个大盐商。清代盐实行专卖制,即由政府特许的盐商凭引到指定地区运销。这种贩运特权,使盐商获利颇丰。在两难盐商中还有“南安北亢”之说,南安是指当时的盐务总商安氏,是两淮盐商中的头面人物,亢氏与安氏齐名,亢氏在两淮盐商中的资本和权势可想而知。

  据说,亢氏在原籍平阳府开设有一大当铺,后来有人在亢氏当铺附近也开设了一家当铺。亢氏眼见自己开办的当铺营利被别人抢夺,很不甘心,决心挤垮这家当铺。于是,每天派人到这家当铺中典当一个金罗汉,典价银1000两,连续典当了三个月,把这家当铺的资本几乎用光了,这家当铺的主人着了慌,忙问典当人何以有这么多的金罗汉要典当?来人答道:“我家有金罗汉500尊,现只典当了90尊,尚有410尊金罗汉要拿来典当哩!”这家当铺主人听了大吃一惊,询问来人的主家,才知原来是平阳府巨富亢氏。当铺主人自知不是亢氏的对手,只好托人与亢氏协商,请将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闭当铺远走他乡去了。此传说真假姑且不论,但说明亢氏是经营着典当业的大富商。

  清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粮食贸易规模很大,亢氏就是当时一个大粮商。亢氏在临汾有“仓廪多至数千”,藏有米粮“万石”。山西地近畿辅,上述亢氏的“牛车数乘”有可能是从原籍往京城运送,亢氏又在京城开设有粮店,所以亢氏既是粮食批发商,又是粮食零售商。亢氏还是个封建大地主。亢氏拥有大量田宅,在其原籍平阳府“宅第连云,宛如世家”。

  亢氏扬言:“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说明亢氏不仅拥有大量土地,而且储藏有大量的粮食。